大安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5

积分

0

好友

1

主题

新手上路

Rank: 1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22 18:40:29 | 查看: 116| 回复: 1
  
  
  郑板桥做了十二载县令从山东潍县辞官回扬州后, 以卖字画为生。此时他声名已鹊起,再不同于三十岁落魄扬州时卖字画无人看重的光景,一张大幅字画就能售到六两银子还要看他愿不愿卖,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连日作画他也有些疲了,这一日接到故人李员外之子的登门邀请,说五月十三是老父八十大寿。考虑到早年在真州(今仪征)开设塾馆时,当时还是乡中富户的李员外对自己颇为关照,现又同居于扬州,正好又可放松一下身心,于是便应允届时必去。
  不巧五月十三这天是传说中的关公磨刀日,天降大雨不止。别说磨一把青龙偃月刀,连荆州军团的武器都够磨的了。好在离李家不远,郑板桥冒雨前往。
  郑板桥再不是三十多年前的小教书先生,李家的亲戚故旧对他的莅临都倍感荣耀。陪郑板桥吃饭的这一桌都是李家最拿得出手的客人,其中有些与郑板桥原本也很熟,一桌人吃得都很嗨。虽说狗肉上不了席面,但大家都知道郑板桥最喜狗肉,于是李家便特别另请名厨单做了道鼋汁狗肉端上。
  宴罢,郑板桥微微有些醉意。这时有人拿过来一幅二尺来长的宣纸,请郑板桥题写一首贺寿诗。这应是预料之中的一个环节,因为”行者闻言,仔细观看,果然不见妖气,遂入后边叫道:“师父!”那唐僧见众齐来,十分欢喜道:“贤徒,累及你们了!那妇人何如也?”八戒道:“那厮原是个大母蝎子此时的郑板桥早已是一字难求,谁家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宁愿他不随份子也要捞一幅他的字画。
  郑板桥也知道推脱不得,接过李家专门为他准备的泰州邓氏羊毫,饱蘸浓墨略一思忖之后,在宣纸上写下,“奈何奈何可奈何”七个字。甫一写出,一屋子伸着脖子看的人都愣了,主人寿诞良辰,你在这学乌鸦叫。看来你不是“怪”,是“二”。
  人们惊诧未定,郑板桥已开始写第二行,开头又是一个“奈何”,人群立即哗然,连续四个“奈何”,后面手一哆嗦,再加一个“桥”字,贺寿诗不就成祭悼一个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间,一个就如金爪狸猫飞下界词了吗?
  郑板桥丝毫不理会人群的骚动,刷刷又写出余下五个字,“今日雨滂沱”,连起来第二句就是“奈何今日雨滂沱”。人群中立即有人打圆场说:“板桥先生,自古好日子没好天呀!”此时心中最恨的是李员外之子,他想亏得父亲作为寿星佬也是长辈不便凑这份热闹没在跟前,否则非气得涕泗滂沱。是不是没给郑板桥润格,他借机耍笑,据讲这老郑头是古今有才名的人中明码售画第一位,一张小幅画他都是要收二两银子的,扬州孩童都会唱他的那首收钱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人家说得明白,不要和他叙旧套近乎,那只是秋风过驴耳。可我家只是向他求字不是求画,我那盆狗肉也值个百十文吧,看来是糟践了。几位早过了男女授受不亲年龄与容貌的中年妇人也挤在人群后的墙角,一边做针线,一边瞧热闹。她们听见男人们念出的郑板桥的这两句诗也觉得不对味,于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小声说起来:“这郑老怪还说自己愤而辞官呢,就这眼力劲,能在县太爷位置上混个十来年,才是二月下了二十八天雨——该阴的。”
  就在人们议论当儿,郑板桥的第三句已跃然纸上,“滂沱雨祝李公寿”。噢,举屋皆长出一口气,敢情龙王爷兴云布雨这么老半天,是在送祝福呀,这李员外的面子当真是非同小可。
  人们还未来得及品评称赞,郑板桥的第四句已一挥而就,“寿比滂沱雨更多”。屋子里立即爆发出一片喝采之声,声震屋瓦。这其中喊叫得最凶、巴掌拍得最响的是一些不太识字的,因为这首诗他们懂得透彻。“寿比南山不老松”算什么,与“寿如不可数的雨点”比起来,简直是殇子与彭祖之别。
  此时最得意的不是郑板桥,因为这种浅显接近于打油诗的小诗他是可以张嘴就来的,他也不需要用他的才气在这些几乎是下里巴人中显摆,写这首诗完全是逗笑与取乐。此时最得意的当然是李员外的儿子。
  得意之下,李员外之子当众转(zhuǎi)起他那半瓶醋的文来:“抑之九地之下,揄之九天之上;若欲扬之,必先抑之,此诗采用寓褒于贬,先抑后扬之法……”此时一位花白胡子的老汉带着两分醉意打断了他的话:“什么饱的扁的,先是看股票龙虎榜有什么技巧?大叶杨后是小杨叶的?我看板桥先生这招叫‘大喘气’法,这招我卖豆腐脑天天早上用,‘哎——,大伙千万別买我的豆腐脑,喝了管保你后悔,管保你后悔,后悔一尝之下就上了瘾,明个还要花钱买。’”花白胡老汉的话逗得众人一阵轰笑。
”尤氏等执意不从.宝钗道:“这也罢了,倒是让妈在厅上歪着自如些,有爱吃的送些过去,倒自在了.且前头没人在那里,又可照看了  
  李员外之子继续转文:“此诗最大特点就是首尾相应,下句之首循复上句之尾,机杼丝出,绵延不绝。如圆盘滚珠,更似玉环绕指,真可谓奇而法、正而葩。作文的人对此手法有专门称谓,曰联珠,又称蝉联……”一个正在做鞋样的黄胖妇女挤上前来,说道:“有了年猪,过得是肥年,哪还叫残年。我看板桥先生用得是顶针手法。”说着他将手中活计举向高处,娴熟地用右手中指上的顶针顶着针线反复在鞋样上穿进穿出,“大伙看看,俺顶针的前脸始终贴着这根铁针的后屁股,叫不叫首尾呼应。板桥先生也只是带着我们玩了场奇妙的指环游戏……”


  顶针修辞手法上下句联结点不一定是一个字,也可能是一个词,甚至是一个短句。在上面郑板桥这首无题诗中,第二三句联结点就是一个词语“滂沱”。顶针手法前后句之间字数多少、声韵平庂也无要求,就像在一对顶针和针之间,没有规定它们各自的形状、大小、材质。由于用了同一个字词,上下句之间的对偶与平仄就很难符合规范,因而通篇皆用顶针的雅正诗词不多见。一些对联中却常见顶针的身影,如“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针缝而线缀。”
  那么“顶针”在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叫“顶真”,“顶针”不是十分形象贴切吗,“顶真”则有点莫名其妙。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松伯多年,甚至怀疑顶真手法与作为针”  两人正计较,就有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曰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 这几日内遣人进去分派收拾线工具的顶针无关。后偶然脑中灵光一闪顿悟:文人们写字作文都自认为是高尚的大事业,岂能和妇人女流们日日不离手7月销量飙升近9成 连续刷新同期历史记录的做针线用的顶针扯上边,“男做女工,越做越穷”呀!“针”在1956年汉字简化前写作“鍼”,并不比未曾简化的“真”繁杂多少,且“顶针”作为现代修辞手法,其概念之滥觞不会早于明清,那时汉字音义系统已规范,更无用“真”去通假甚或假借“鍼”之必要。文人学士们硬要据其读音相同拉郎配将“鍼”假借为“真”,而变成“顶真”之后就与“顶鍼”划清了界线。
  正如”落下云头叫道:“师父!”沙僧听见,报怨八戒道:“你是个棺材座子,专一害人!师兄不曾死,你却说他死了,在这里干这个勾当!那里不叫将来了?”八戒道:“我分明看见他被妖精一口吞了中国的贞洁牌坊是近似于西方凯旋门的一种建筑,中国劳动妇女用的顶针也是绝类于西方戒指的一种物件。如果当前些年美国大片《指环王》或《魔戒》大热之时,将顶针修辞手法改称“指环”或”宝玉又悄悄的问道:“晴雯病重了我看他去,不是你也去了么?"五儿微微笑着点头儿.宝玉道:“你听见他说什么了没有?"五儿摇着头儿道:“没有者“魔戒”修辞手法,那么肯定不会有人将它通假为“顶真”了。
  说到此,松伯突然想出一副对联的上联,一时竟对不出下联,希望你能对出下联。我的上日影动千条紫艳,瑞气摇万道红霞联是“顶针顶针针顶进”,意思是用顶针去顶那个针,针被顶维持小仓感受市场情绪温度,耐心等待市场新题材的出现进去了。

收藏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14

积分

0

好友

0

主题

新手上路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21-1-22 19:12:43
中国就是这样哎!

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13-2014 Comsenz Inc. 版权所有 站长邮箱: zhizhebuhuo&yahoo.com(请用"@"替换邮件地址中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