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2万

积分

0

好友

7114

主题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12-31 19:10:46 | 查看: 141| 回复: 0
  原标题:《大安》2018.11 探索奋进四十年 动力更迭铸辉煌 ——改革开放40年大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江姐故里——大安区地处自贡市东北部,幅员面积40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6万人,辖9镇3乡4街道。大安是自贡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贡“东拓”发展的核心区域,对外交通便利,内昆铁路、渝昆高速和成自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安招聘信息找工作。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龙之乡”、“盐之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4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区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破除积弊沉疴,经济、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实现了新的跨越。特别是近年来,全区围绕“推动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主题,以“两园两城两区”为战略重点,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经济总量不断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大安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1.23亿元,到1993年突破十亿元,达到10.34亿元;2006年突破五十亿元,达到52.40亿元;2010年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1.45亿元;2016年成功达到两百亿元;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3亿元,是1978年的173.1倍。
  经济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经济保持了年均10.7%的快速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1978-1988年年均增长10.6%,一、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占GDP的比重为74.8%;1988-1998年年均增长8.7%,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年均以9.2%和8.8%的速度稳步增长;1998-2008年,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GDP年均增速达到11.9%,比前十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9%;2008-2017年经济增长继续加快,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2.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比重逐年上升,达到了29.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由工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20.4∶59.2∶20.4调整为2017年的6.8∶63.9∶29.3。40年间,第一产业下降1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8.9个百分点。
  农业实现稳步发展。四十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7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4.25亿元,是1978年的97.5倍。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1.01万吨,是1978年的2.8倍;蔬菜产量24.90万吨,比1978年增加11.6倍。
  农业结构优化明显。197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3.1%,牧业占21.1%,林业和渔业分别仅占5.1%和0.7%,农林牧渔服务业基本为零。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和渔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更是从无到有,促进了农业经济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到2017年,全区农业和林业产值的比重分别降至53.8%、3.8%,下降了19.3、1.3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牧业和渔业则分别上升至35.6%、5.7%,上升14.5、5.0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达到1.1%。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机械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2.0万千瓦,是1978年的8.2倍,年均增长5.5%;2017年全年有效灌溉面积6810公顷,是1978年1.6倍,年均增长1.3%。
  工业规模显著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大安工业底子薄、规模小。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仅为0.59亿元。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据了全区工业的半壁河山,199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五亿元,达到5.41亿元;199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十亿元,达到10.14亿元。新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进入新跨越期,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2012年超过百亿元,达到110.20亿元。201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31.86亿元,是1978年223.5倍。
  工业经济发展提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线企业内迁以后,为全区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历年来,大安以“工业强区”战略为指引,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04-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连续9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43.7%;工业化率从2004年的48.6%提高至2012年的71.2%。近年来,大安区紧紧抓住自贡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机遇,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99亿元,是1999年的141.6倍;主营业务收实现419.50亿元,是1999年的18.4倍。
  投资规模上台阶。改革开放初期,大安投资总量小,资金渠道单一,1978年投资仅为14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一批批重大项目接二连三落户大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大安投资的快速发展,全区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1995年上亿元台阶,2007年上十亿元台阶,2015年迈上百亿元台阶;2017年,突破140亿元,达到143.16亿元。近十年来,全区累计投资总量达到719.07亿元,是1990年至2007年的12.2倍(大安统计年鉴从1990年开始记载该数据)。
  基础建设初见成效。1978年以来,大安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和环境整治等多方面建设。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公路里程达32.40公里。东环线、北环线、东盐都大道等城市骨干道路相继建成,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和硬化黑化。2001-2017年,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7.18亿元,年均增长28.4%,占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9.7%。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9.63亿元,年均投资规模24.94亿元,是2002年至2011年年均投资规模7.70亿元的3.2倍。
  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兴盛带动经济繁荣,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品市场实现繁荣、稳定发展。201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3.30亿元,是1978年的181.9倍,年均增长14.3%。
  居民购买力大幅提升。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从追求温饱和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2017年,限额以上16大类商品中,家具类、汽车类增长最快,分别是2012年的23.4倍和2.1倍。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深入落实以及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消费需求不断得到释放,城乡市场齐头并进(从2011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组调整为城镇和乡村)。全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由2011年的21.6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3.39亿元,年均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由2011年的12.1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9.91亿元,年均增长13.2%。城乡发展差距由2011年的4.3个百分点降至2017年0.1个百分点,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在明显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财税收入持续增加,财政实力持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不断提高,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7年,财政总收入达到7.30亿元,是1978年的272.5倍,年均增长15.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63亿元,是1989年(大安统计年鉴从1989年开始记载该数据)的18.1倍,年均增长10.9%。2017年,税收收入6.50亿元,是1978年的243.4倍,年均增长15.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由在温饱线上挣扎到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目前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483元增加到2017年的31409元,增长了64.0倍,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65元,提高到2017年的14238元(农村居民收入2014年及以前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口径),增长了218.0倍,年均增长14.8%。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全面按照产城相融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东北部新城,促其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支点、新引擎。主城区常住城镇人口达18万人。东部新城两横两纵道路、水系连通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建设进展有序。仁和路、盐都大道、广华路3条主街功能提档升级,面貌焕然一新。特色镇村建设成效初显,创建幸福美丽新村24个,省级“四好村”12个,市级“四好村”33个。“三创联动”扎实推进,城乡“六乱”得到有效治理,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意识,参加社会保险人数突飞猛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仅有职工1.35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20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数达1.59万人;2007年在职职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56万人,2017年全区两大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共计34.5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1.91万人;城乡居民参保32.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2007年的6111人增加到8976人。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规范办学行为力度,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成功引进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启会优优幼稚园、爱贝儿幼稚园并招生,成功引进自贡市职业技术学院并开工建设。2017年,辖区内拥有中小学校36所,小学教学点51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巩固率99.3%,全区基本形成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从成人教育到特殊教育,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文旅事业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日趋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有线电视、广播等实现全覆;16个乡镇街道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站,188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文化活动室和农家(社区)书屋;成功培育以燊海书画院、川剧座唱、棋协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团体10余支。近年来,区委大安市统计年鉴、区政府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华彩灯大世界项目、自贡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相继落地,恐龙欢乐王国公园、乐奥海洋馆等项目建成运营,燊海井、玫瑰海顺利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配套完善江姐故里和邓萍故居,积极打通连接各大景区景点旅游大通道,建成市级精品旅游线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群众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健身器材全覆盖,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1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总数56条、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总数16个,组建体育运动组织40余支,每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300余场,全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6%。
  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安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变化举世瞩目,实现了跨越发展。但这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复杂过程,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探索前行。这来之不易的成就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在匆忙而坚实的步履中,大安市走过非凡又辉煌的一年。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预计数,下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增速位居白城首位、全省前列;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13%。
  新一届大安市委提出了以建设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中心,推进生态价值转换,打造“生态大安”的战略思路;确定了建设“绿色农业发展样板区、西部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区、生态旅游先行区、宜居宜业滨水城市”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到202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位居白城市前列的奋斗目标。
  围绕打造“生态旅游、绿氢化工”两大增长极,致力建设清洁能源化工、农牧渔产业两个千亿级和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两个百亿级的“双千双百四大产业集群”,大安市委、市政府坚持“项目为王”,大抓招商、大上项目,翻开了大安项目建设的历史性一页。
  全年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209.7亿元。实行“专班化”推进,先后成立吉电风光制氢合成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新平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6个重大项目专班,围绕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16个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招商引资资金到位27.18亿元。
  强化“筑巢引凤”,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正式通过C级评定;清洁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七通一平”。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园区两个孵化器项目投入使用,实现“腾笼换鸟”,助力重通成飞、天能塔筒两户企业“涅槃重生”。
  特别是总投资81亿元的昊安新能源年产15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及配套坩埚项目,一期项目于2022年6月份开工建设,仅用130天就建设投产,年可实现产值15.6亿元,年税收可达1.2亿元。该项目既体现了项目建设“大安速度”,也彰显了招商引资“大安质效”。
  10月26日,“氢动吉林”行动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启动活动,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总投资60亿元,年合成氨产量18万吨,年产值8.73亿元。2024年3月建成投产达效。二期总投资100亿元,年产合成氨36万吨。三期总投资300亿元,年产合成氨36万吨、甲醇35万吨、绿色航空煤油10万吨。三期全部建成后,年均利税可达10亿元。“十五五”期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打造吉林西部千万千瓦“绿氢”规模化供应基地,氢能化工将成为大安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也是在今年十月,位于海坨乡互助村的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稻浪翻滚,一年间,不毛之地变为米粮川。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大安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力争让百姓饭碗里多装大安粮,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8.5亿斤。实施新平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省自然资源厅大安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两个项目吉林大安地图。
  “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智慧农业”,大安探索形成的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安模式”,新增耕地12.73万亩,新增粮食1.55亿斤,在第二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上与“梨树模式”共同向世界宣传推介,大安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大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民生清单”变为百姓“幸福账单”。
  老城改造推动旧貌变新颜,乡村振兴实现脱贫到致富,多措并举筑牢民生底线,就业更有保障、出行更加畅通、生态环境更好、安全感更强、营商环境更优……
  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工程,一个个扎实的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安市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良好的政治生态,引领着大安干部主动谋事、积极干事,领导率先、各级响应,呈现出团结一致、共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收藏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13-2014 Comsenz Inc. 版权所有 站长邮箱: zhizhebuhuo&yahoo.com(请用"@"替换邮件地址中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