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2万

积分

0

好友

7092

主题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5 15:03:15 | 查看: 16| 回复: 0
  靖宇县人民政府官网“断竹,就是把竹子砍断;续竹,就是把竹子做成一个工具;飞土就是把土块砖土射出去、打出去……”日前,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祁智携新近出版的私人阅读笔记《弦歌》,走进由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主办的“2023共读南京”1月全媒体品读会,通过对多个经典古诗、古词、古文的讲解,带领大家认识经典之美、之雅、之趣。
  无论是在品读会现场还是在《弦歌》书中,祁智都选择先从《诗经》讲起。他说,之所以常读《诗经》,不是为了研究,纯粹是因为喜欢。这种喜欢本身就是一幅正缓缓打开的美丽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对祁智而言,读《诗经》时的心是平静的。这种平静,不是将心固于一隅关雎、陷于一井那样的沉寂,而是置于浩瀚苍穹、辽阔大地那样的安宁。坐于堂前,倚于树下,卧于床榻,即使只读几个字,神思也会飞跃,穿透时空,落于几千年之外的水边、岸上、田间、雨中。
  据祁智介绍,他第一次偶然读到《诗经》中的《蒹葭》,并不知道“蒹葭”怎么读,当然也不会写,只觉得字“好看”;翻着字典,踉踉跄跄读到底,只觉得音“好听”。“好看”与“好听”,成为他至今对《诗经》不变的评价。“字的好看与音的好听,让我固执地以为,就是‘伊人’的形象和声音。”
  经典之美往往是在对一件事物的反复吟唱中成就的。如果要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最能触发生命情感的动作,该会是什么呢?在祁智看来,这个动作就是“别”,包括告别和送别,其主体分别是客人和主人。由于“别”的不同,“歌”也不同,自然是告别的歌先唱,送别的歌后唱。
  “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这首《骊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告别诗,这是何等温暖的画面:黑色的马啊,已经站在门口。车夫已经准备好了。我就要走了。黑色的马啊,已经站在路边。车夫已经挥动鞭子。我就要走了。
  继经历了“别”的岁月和生命之后,先民们逐渐萌发“别”的意识和“别”的仪式。在此基础之上,有关“别”的诗文,便层出不穷。比如“骊驹”或“骊歌”频繁入诗:“何用识夫婿,广路从骊驹。”“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在此演绎之下,更多荡气回肠、摄人心魄的作品得以出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闻弦歌而知雅意,在《弦歌》这本私人阅读笔记里,祁智追随遥远先民的想象与智慧,在古圣先贤的文明之光里,感慨文人墨客的人生际遇与风骨。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祁智介绍,这首《蜡辞》是历史上最早的祝词,传说是神农氏在年底带着居民到郊外祭祀祈祷。短短四句,看上去很简单,却描绘出了那个时期先民们的生活劳动状态。“土,就从房屋周围的一块土地开垦出来;水,要流到河道里面去,不要泛滥成灾;虫灾,你不要暴发;杂草,你不要到处生长,到沼泽地里面去吧!”
  “京城大门打开,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他背着特制的竹简,摇着木铎,朝着既定的方向,开始长途跋涉……”在《弦歌》中,祁智用瑰丽的想象勾勒了远古时代一位采诗官形象。其时,散落在山野之间,散发着泥土和禾稼气息的歌谣,如同盛开的花,等待像蜜蜂一样寻觅的采诗官。
  在祁智的想象中,每年早春,采诗官都会从京城出发,足迹遍布汉水、长江中游、黄河中下游。山水迢迢,经年累月,他们只为一件事而去,即采集民间歌谣。采诗官走在狭窄的官道上。蒹葭返青,荇菜参差,杨柳轻飘,黍苗拔节,油菜花黄,野蜂飞舞,喜鹊叽喳。他不禁唱起他和同事采集到的歌谣:“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伴随着歌唱,木铎发出悦耳的清响。沿途的乡亲听到木铎声,就会把采诗官接到家里,并奉为上宾。
  “采诗官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品位的文化职业。”祁智以一位写作者特有的诗性对几千年前的同行——采诗官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赞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采诗官这份工作,除了脚健耳聪、吃苦耐劳外,还要能听懂方言、精通音律,并且要能把采集到的歌谣,速记在竹简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采诗官大多是孤寡老人,被朝廷专门选派。他们无牵无挂,但知书达理,经历丰富,洞悉古今,心存悲悯。”
  在这场穿越时空的经典之旅中,祁智重新挖掘出古诗词中被大众忽略之处,并从时间与历史的背景中,勾连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诗经》里有劳动、战争、爱情、婚姻、祭祀、宴会、天象、地貌、植物,几乎是那个遥远时代的百科全书。祁智发现,虽然其内容多、地域广,却只涉及51个地名,其中,单一地名35个,国名兼地名16个。《诗经》有500年的时间跨度,有整个黄河流域的空间跨度,为什么只有51个地名?而《诗经》中的植物名称,却达到152种关雎。
  在祁智看来,地名的确立,主要用于识别和区别。不过,如果居住地相对狭小、封闭,人员几乎不流动,朝夕相处、面面相觑,识别与区别,都失去了意义。比如约2500年前广袤的黄河流域,地广人稀。整天只面对一条河、一个土丘,或者至多只走去半里地,地名甚至不如植物重要,因为足不出户。而田野之上、河流之中,荇菜、莼菜、蒌蒿、飞蓬、白茅、黍等却在蓬勃生长。《诗经》之后的文学作品里,地名迅速多了起来,包括距离《诗经》很近的楚辞、汉乐府,地名不仅繁多,而且越来越细化;到了唐诗宋词,几乎无地名而不成诗。
  对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关雎》,祁智是这么解读的:“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民风淳朴。在远古时候,人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让部落壮大起来,那就需要增加人口,而最好的方式、唯一的方式就是男欢女爱。所以,孔子为什么把《关雎》放在《诗经》的最前面?一定也有这个原因。”
  “梅花有树干,所以是一棵。蜡梅花是灌木,所以是一丛。”在书中,祁智通过一个小故事讲述了蜡梅花与梅花并不是一回事。他进而指出,作为我国特有的树种,梅在先秦之前并没有用来观赏,而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1975年,考古人员在距今3200多年的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找到了梅核。种植、培育观赏梅,是从汉代开始,有了观赏梅,写梅,成了文人必修的功课,直至宋代诗人范成大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范村梅谱》。

收藏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13-2014 Comsenz Inc. 版权所有 站长邮箱: zhizhebuhuo&yahoo.com(请用"@"替换邮件地址中的"&")

回顶部